其他

【情缘难舍】我与《山东师大报》的故事

2017-06-22 山东师大报社

      终于,我的毕业论文答辩顺利结束,接下来的日子主要就是拍毕业照和同学聚餐了。对于即将离开山东师大的我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忽然变得令人留恋,这里有我四年的大学时光,有关心我的老师和同学,还有见证了我成长足迹的《山东师大报》。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在山东师大文学院学习的四年,对于专业课知识,我不敢说自己掌握得有多么透彻,但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我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要归功于《山东师大报》。是她,刊登了我的处女作,点燃了我心中深藏已久的文学火种,更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与信心。我与《山东师大报》的缘分可追溯到读大三的那年冬天。入读山东师大后,无论学院还是班里,创作氛围浓厚,我经常看到周围很多同学参加各类文学创作竞赛并拿到散发着汗水和心血的荣誉证书。出于羡慕心理,我也陆陆续续地写了一些散文,写这些文章纯粹是业余爱好,从未奢想过能发表。大一大二的时候,系里也经常会举办一些征文比赛,抱着牛刀小试的想法,我也参加了不少比赛,却没有拿过一次奖项。接二连三的失败给了我不小打击,那时候的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上没有天赋。这时我的一个好友读了我的文章,出乎意料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给予了很大肯定,建议我投给《山东师大报》,好友说这份报纸文艺副刊刊登的文章文风平实,与我的文章风格很接近,编辑老师也许会青睐我的文章。在那之后,我开始关注《山东师大报》。
       我找来几期《山东师大报》,认真读了几遍,尤其是文艺副刊这一版。我觉得好友的话确实在理,就试着将自己的一篇散文发到了版面邮箱。从那以后,每周四《山东师大报》出版的日子,我都会上网浏览电子版,可是将近一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见到我的文章变成报上的“豆腐块”。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出版的报纸上,我频频拜读了同学黄文翰的大作。出于敬佩之意,我向他请教投稿心得,他也很爽快地跟我分享了创作经验。在同他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投稿知识:首先不间断地投稿是提高采用率的重要砝码,其次所写的文章内容可以丰富多样,但务必要贴近自己的生活,做到言之有物,如能表达一些哲理更好,最重要的是文风要平实朴素,切忌无病呻吟,好的文章都是内心真实感情的流露。黄文翰的话给了我再次投稿的信心,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文章的诸多不足。于是我不断阅读中外散文名家的作品,学习他们写作的方法技巧并为我所用。在等待的日子里,我搜肠刮肚,又写了几篇文章,并发给了编辑老师。可能是临近寒假的原因,《山东师大报》暂停出版,我也就一直没有如愿看到自己的拙作见报。
       漫长的寒假渐渐消减了我对《山东师大报》的期待和盼望,待到开学时我才重新惦念起这份报纸。迫不及待上网浏览了最新一期报纸的电子版,我赫然发现自己的文章印在报纸版面的下方!那种感受真的是欣喜若狂,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读了那区区一方“豆腐块”文字,发现个别字句有改动,比原先出落得更漂亮了!我在心底里感激编辑老师,感激她的细心和认真,更感激她对我文章的肯定,感激她不吝惜篇幅刊登我的拙作,让我找回了写作的信心。

       后来,《山东师大报》文艺副刊刊登了“家风的故事”征文启事,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几天后编辑老师亲自给我发送邮件向我约稿,我当时感觉受宠若惊,感到一种被人信任的巨大喜悦,这件不起眼的小事使我对这位从未谋过面的编辑老师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很快,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文章发送后,我曾有一种忐忑的心理,害怕编辑老师会对这篇文章持怀疑态度而不予刊登。出乎意料的是,半个月后,创作能力,开始觉得自己在文学我收到编辑老师的短信,说她目前正在编辑我的家风征文,出于考虑,必须向我求证稿件内容的真实性,这也是为我负责。看了这条短信后,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编辑,于是便礼貌地回复了一条短信,证明了稿件内容的真实和可信。几天后,我果然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内心再次充满了对编辑老师的感激之情。也是因为这篇家风征文,在今年新学期伊始,我意外地收到了山东师大报社颁发的“‘家风的故事’征文优秀作品”获奖荣誉证书,还有一份奖品。接过荣誉证书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自己艰辛的付出终于有了如今的回报。这份回报在他人看来也许不起眼,但对我来说,这已经是对我写作能力莫大的鼓励和肯定了。

       接下来,我又陆陆续续地向《山东师大报》投了数十篇稿件,不少都见报了。几位认识我的同学跟我闲聊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山东师大报》,说常常在上面拜读我的大作,向我致贺,言语间充满羡慕之意。在惊喜的同时,我想说的是,我最应该感谢的是编辑老师,我这一生或许成不了人人歆羡的千里马,但我敢肯定地说,《山东师大报》文艺副刊的编辑老师是我生命中的伯乐,带给了我信心和希望,让我得以在阅读写作这条道路上孜孜不倦又幸福充实地追求下去。

  因为对报纸的关注,我熟记了一些经常见报的作者姓名,有阅历丰富的资深老教师,也有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在我心中,我早已把他们视为自己的文友,我们共同的文学园地就是《山东师大报》。在这块园地里,我们互相品赏新作,切磋心得,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是风雨同舟的一家人。

     《山东师大报》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我度过了将近两年的时光。在这临近毕业之际,我写下这篇文章来记录自己与《山东师大报》一年多的交情。在我眼中,《山东师大报》就是我的莫逆之交,我衷心祝愿《山东师大报》越办越好!

(许雪姣)




编辑:孔亚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